科研先锋——杨小凤

【个人情况】
杨小凤,中共党员,广西南宁人,2001年6月到校工作,现任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。
【先进事迹】
厚植情怀,服务教育事业二十余载
杨小凤同志一直扎根于教育教学一线,历经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、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、教育教学管理等多领域的探索与实践,产出了系列教育教学成果。20多年来,她厚植了教育情怀,为学校教育事业奉献了青春力量。
以生为本,创新育人模式
工作中,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创新性地推行“线上线下互通、课内课外互融”开放式育人模式,打造集讲座、沙龙、工作坊、实践体验等于一体的“敷文学堂”系列第二课堂特色教育品牌,提炼推广的“敷文学堂”成为凝聚师生,打造三全育人品牌的有力抓手。
甘为人梯,指导青年教师成长
她以应用型科研项目为载体,凝聚青年教师团队力量,获各类科研项目近20项,带领的青年教师团队设计的教学案例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,指导多名青年教师快速成长。

【个人感言】
教育是良知的守望,要坚持一种操守,厚植一份情怀,只有甘于宁静,方能致远。
科研先锋——黄家聪

【个人情况】
黄家聪,中共党员,黑龙江齐齐哈尔人,2016年10月到校工作,现任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(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)专任教师。
【先进事迹】
德字当头,做育人楷模
黄家聪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,一直从事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学工作,以德立身、言传身教,用知识和品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、教育学生。坚持应用型定位,产教融合道路,善于用研究者的视角去反思教育教学行为,注重教学有效性、学生多元化发展。
志存高远,当好引路人
始终践行以学生为中心,以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。在教学中融入BIM理念,围绕BIM技术与课程体系,为课程教学与BIM技术融合改革服务,尽心、尽力、尽职地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,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,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专业难题。
以研促教,做科研先锋
黄家聪同志致力于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螺旋融合,积极投身科研,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发展。以应用型科研项目为载体,凝聚青年教师团队力量,先后主持参加科研项目10余项,科研项目4项(市厅级1项),校级科研项目10项;主持教改项目4项,参与各类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9项(省部级3项);获教学成果奖7项;发表论文15篇,其中2篇发表在中文核心刊物,已投稿3篇SCI论文;申请发明专利6项。主持南宁学院《桥梁工程》示范课程并审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课程。在进行科研成果科普化的过程中,他先后带领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120余项、自治区部级200余项,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,通过教研融合,以赛促教,教赛相融,全面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,专业素养,形成了“以赛促建”“专业同步”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。

【个人感言】
征程万里风正劲,重任千钧再奋蹄。我将继续用自己的行动为同学们铺筑一条坚实的成才之路,汇聚集体的力量,做对学科发展和国家建设有益的事情。